設計的項目包括提高引擎的回轉數,馬力應當如何配合。他時常去請教

大學教授,方才知道有些部分品類,日本加盟創業仍然無法制造出過硬的產品。比如

賽車本身的輪輻、胎環及鍵條等。如果采用日本貨,鏈條一定斷裂,輪胎可

能會飛出去。

沒有辦法,他只好到意大利去購買,連夜買加盟創業齊零件。一進海關,羅馬的

安檢人員又百般刁難,好不容易才讓他上飛機。零件一拿回來,馬上開始研

究制造,因為在全日本首次開發該項產品,大家的心情頗為興奮,連吃飯睡

覺都在工廠內他們向協力廠求援,制造出了一些特殊的零件。終于制造出一

部比賽用的摩托車,卻又找不到賽車選手加盟創業來駕駛。一些世界上一流的摩托車

賽車手,根本不把本田車看在眼里,結果,第一次參加國際比賽,很快就被

淘汰出局。

加盟創業 然而本田并未失去信心,7 年之后,也就是在 1961 年,本田第一次獲得

國際摩托車比賽的團體冠軍。“本加盟創業田”的名字響徹了歐洲,因為本田賽車一

口氣囊括了前五名。那些英雄所到之處,都以“本田、本田”大聲疾呼歡迎。

傳播媒介還如此報導:“本田摩托車的優異成績驚動全世界,像鐘表般的精

密,完全是自行制造,沒有一個零件是仿造的。”

不久,本田的外銷訂單蜂擁而至。世界將“摩托車”三個字與“本田”

連在一起。1961 年輸出額是 2.8 億美元,不到 5 加盟創業年就增加到 6.1 億美元,再

5 年(1980 年),本田的摩托車外銷就突破了日幣一兆大關。

本田宗一郎成功了,他成為了世界成功創業者的典范之一。

點評:

本田宗一郎的成功的確非凡,但取得成功的原因卻并非偶然。

1.本田一生對自己酷愛的機械技術潛心鉆研,甚至達到癡迷的程度,才

使得他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“帶引擎的自行車”,并把它研制成世界上最

先進的摩托車。

2.百折不撓,艱苦奮斗,敢于冒險,不斷吸取教訓,大膽開拓市場是本

田取得成功的保證。

3.注重與員工之間溝通,取得員工的理解,使得本田渡過企業最困難的

時期,并且在制造出世界第一流摩托車的技術創新過程中,充分發揮了員工

的積極作用。員工們把自身的切身利益同公司的前途緊密聯結到了一起。這

是本田在日本經營管理方面的創舉,對日后形成的日本企業特色以及對世界

企業管理思想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